申请澳大利亚移民,主申请人和副申请人必须具备良好的健康状况。这是为了保证:
u 申请人不会对大众健康构成危害
u 申请人不会成为健康服务机构的负担
u 适合最初入境的目的
为了检查申请人及其家人的健康状况,澳大利亚移民局要求申请人和副申请人必须进行身体检查和测试,并完成澳大利亚移民局规定的内科和胸透X光检查。
12岁(含)以上的申请人需要做完成常规检查、血检、尿检的报告和胸透X光报告,12岁以下的申请人只需要完成常规检查的报告。
体检表的个人资料部分1-9项,申请人自己应该填写完毕,其余部分应该由注册医师填写完毕。申请人必须携带身份证明(如护照、身份证或户口本)和1-4张最近拍的护照照片及体检表格。
申请人自己承担体检的费用(12岁以下的申请人需要携带免役接种卡)。
注意事项:
u 怀孕的女性(副)申请人可以不参加X光胸透检查;
u 体检需要提前1-2天预约;
u 女性申请人避开月经期;
¨ 体检结果一般在当日可以取结果,有的医院直到第二天才可以拿到结果;
u 体检的整个过程需要2—4个小时;
u 体检费用为每人1000元左右,各地的医院收费不一样。
u 申请人可以吃早饭,但是不要吃甜食。
体检完毕后,体检报告应由医生直接寄至移民局指定的地址,如下(快递地址):
Local Clearance Unit – Department of Immigration and Citizenship
Local Clearance Unit
Level 3/26 Lee Street
Sydney NSW 2000
中国大陆被授权许可的移民体检医疗机构名单:http://www.immi.gov.au/contacts/overseas/c/peoples-republic-of-china/panel-doctors.htm#shanghai#shanghai
People who will go to Australia can obtain free information of Australian studying and migration from my blog.
Saturday, January 31, 2009
Sunday, January 25, 2009
【轉帖】中國的未來是走向美國的復興之路,還是走向拉美的停滯之路?
為什麼我們會內需不足?中國的未來我們要走向美國,還是變成下一個拉美?
為什麼我們會內需不足?為什麼我們沒有強大的中產階級拉動內需?我們的財富到那兒去了? 看完了如下的兩個實例,你就會明白為什麼了。
看看拉美與美國的差距,就會明白我們今天內需不足的狀況是怎麼形成的,拉美的貧窮在於它沒有形成良好的財富再生體制,套一句比較主流的話,它缺乏一種財富積累上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這樣的差別。
第一種情況:
假設在一個地方發現了金礦,來了一個人投資建了一個礦場,雇一百個工人為他淘金,每年獲利1000萬,礦主把其中的50%做為工人工資發下去,每個工人每年收入5萬,他們拿一萬來租房子,剩下的四萬可以結婚,生孩子,成家立業,礦主手裏還有五百萬,可以做投資。因為工人手裏有錢,要安家落戶,所以,房子出現需求。於是礦主用手裏的錢蓋房子,租給工人,或者賣給工人。工人要吃要喝,所以,開飯店,把工人手裏的錢再賺回來。開飯館又要雇別的工人,於是工人的妻子有了就業機會,也有了收入。一個家庭的消費需求就更大了。這樣,幾年之後,在這個地方出現了100個家庭。孩子要讀書,有了教育的需求,於是有人來辦學校,工人要約會,要消費,要做別的東西,於是有了電影院,有了商店,這樣,50年過去以後,當這個地方的礦快被挖光了的時候,這裏已經成了一個10萬人左右的繁榮城市。
而第二種情況是這樣的:
假設同樣發現了金礦,同樣有人來投資開採,同樣雇100工人,同樣每年獲利1000萬,但是礦主把其中10%作為工資發下去,每個工人一年1萬。這些錢只夠他們勉強填飽肚子,沒有錢租房子,沒有錢討老婆,只能住窩棚。礦主一年賺了900萬,但是看一看滿眼都是窮人,在本地再投資什麼都不會有需求。於是,他把錢轉到國外,因為在本地根本就不安全,他蓋幾個豪華別墅,雇幾個工人當保鏢,工人沒有前途,除了拼命工作糊口,根本沒有別的需求。唯一可能有戲的就是想辦法騙一個老婆來,生一個漂亮女兒,或許還可以嫁給礦主做老婆。50年下去以後,這個地方除了豪華別墅,依然沒有別的產業。等到礦挖完了,礦主帶著鉅款走了,工人要麼流亡,要麼男的為盜,女的為娼。
這兩個很簡單的例子,其實就是拉美和美國不同的發展軌跡。也許今天美國人應該說,感謝華盛頓,他為美國締造了最現代最科學的政治體制,感謝亨利.福特,他一手締造了美國的中產階級。而拉美國家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他們的大獨裁者創造了掠奪性的經濟體制,以一種豪強的姿態瘋狂瓜分著社會財富,而使整個經濟虛脫,再也無力發展。
這裏我們有必要再提一下亨利.福特。古今中外所有的商業人物中,亨利.福特對社會經濟的影響無人能出其右。正是他用他的T型車一手締造了最初的中產階級,並將美國社會第一個引入了現代社會(歐洲在這一點上,比美國晚了幾十年)。亨利.福特說我要讓我的工人能買得起我的T型車,於是他給工人發高工資,他還創造了流水線的生產方式,使汽車大幅降低,於是,福特公司一躍成為最大的汽車公司,於是有了錢的工人可以買汽車,可以買房子,可以做其他的消費,於是中產階級誕生了。於是在完成西部擴張,在領土上已經沒有迴旋餘地的美國發現了另外一個金礦,迅速成長的中產階級帶動了巨大的需求,支撐起龐大的國內市場,繼續拉動經濟高速增長。
美國從來都是一個依靠國內需求實現經濟增長的國家,而中國空有12億人口,卻居然內需不足?不得不靠外貿來拉動經濟增長?你說這不是咄咄怪事?你以為你是彈丸之國的日本哪?靠外向型經濟就能膘滿腸肥?12億人口,誰能養活中國?除了你自己。也難怪現在全世界都在指著你,說你對人家傾銷。
說到這兒,該說到我們中國的問題了,為什麼我們會內需不足,為什麼我們會沒有強大的中產階級拉動內需?我們的財富到那兒去了?我們到底還有多大的持續增長能力?
我們改革的一個現實。中國的未來在哪里?我們要走向美國,還是變成下一個拉美?
中國用一種漸進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資本原始積累。這裏邊姑且不說什麼權錢交易,制度漏洞,不勞而獲。沒有一個國家的資本原始積累是乾淨的。但關鍵就在於,在積累完成以後,我們該怎麼做,是繼續任貧富分化發展呢?還是創造我們自己的現代社會,創造紡錘形的社會結構。
我們在做什麼?房改、醫改、企改、教改、股改,我們的改革正在走向哪里?為什麼以瘋狂搜刮普通大眾並不多的社會財富來繼續換取虛高的發展?比較中國和新加坡的十大差距,具體的不說,因為小國畢竟比中國這樣一個泱泱大國要好管理得多。但是,讓我深思良久的還是新加坡的體制中所投出來的平等思想,那種對普羅大眾的關懷。而我們,能看到了哪些實質性的東西?
中國從來就沒有平等。過去沒有,現在沒有,將來有沒有也很難說。我們只有所謂精英和庶民。 當所有的接受過良好教育的青年花一輩子的時間才能買一個安身之所的時候,當一個家庭的一個孩子上學就要掏空家裏的一切積蓄的時候,當你在股市上投了錢就相當於捐款,被那些國企老闆用什麼MBO名正言順的中飽私囊的時候,當一個農民辛苦一年的收入還不如一個大款吃一頓飯的開銷的時候,你指望大家不去省吃儉用,瘋狂存錢?你指望銀行裏裏幾萬億的存款能夠轉化為巨大的需求?你指望消費品市場能夠持續火熱?你指望有點閒錢的人能夠去做更有用的投資而不是作為熱錢去炒房?你指望本來就不多的社會財富能夠更快更合理流動?
我們很窮,因為我們錢本來就不多,卻被裝在了很少的人的腰包裏,我們本來就不富裕,卻在銀行壓一塊,在房子上壓一塊,在股市裏套一塊,我錢看起來不少,但是就是轉不動,都是死錢。於是,少數富人手裏的錢只能去買LV、卡地亞、施華洛世奇,因為除了這個,他們也沒什麼可買的了。有些人還跳出來粉飾太平,說什麼奢侈中國。哪個大國的經濟是靠幾個奢侈品的品牌帶動起來的?再說奢侈品跟你有啥關係啊?你瞎激動什麼啊?你要是中國也有幾個頂極奢侈品的品牌的話,跟著起起哄也還可以。那不過是讓法國、義大利多賺點錢而已。這就是我們的中國。
我們的農民還沒有富裕起來,就已經為孩子的教育問題吐乾淨了血,我們的中產階級還沒有誕生就已經讓股改製造的巨量“大小非”橫遭劫掠,如今我們到哪兒找內需?我們除了出口,讓全世界來養活我們以外,有什麼辦法?所以,全世界都說你傾銷。是啊,12億人,誰養活得了你啊?
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我們的改革走入了這樣的一種境地?教育收費,房價高企,股票圈錢,上帝啊,這是啥決策啊。世界上哪個已經富得流油的國家在當初是這麼迫不及待地從自己的人民手裏撈錢?
我們的精英階層都到哪兒去了?為什麼這種用腳趾頭都能想明白的問題,他們就想不明白? 郎顧之爭已經讓所有的人都對內地的經濟學家失望了。為什麼整個內地的經濟學家會敗在一個叫郎咸平的香港人手裏?只有一個問題——良知,不是大陸經濟學家太笨了,而是他們已經被收買,良知泯滅,除了為主子叫幾聲以外,已經沒有什麼別的作用了。於是我們的資本還有知識界人士就結成了聯盟,制定著進一步瓜分財富的計畫。於是我們的普羅大眾就失去了話語權,就算慘叫幾聲,也不會被人聽見。
變強大,只有變得強大,你才能保護你自己,保護你想保護的人,你才能讓自己的聲音被更多的人所聽到。
既然自己是明白人,那為什麼不讓更多的人知道?我們不要變成下一個拉美,同意的就頂一下,轉貼,讓更多的人覺悟吧!
為什麼我們會內需不足?為什麼我們沒有強大的中產階級拉動內需?我們的財富到那兒去了? 看完了如下的兩個實例,你就會明白為什麼了。
看看拉美與美國的差距,就會明白我們今天內需不足的狀況是怎麼形成的,拉美的貧窮在於它沒有形成良好的財富再生體制,套一句比較主流的話,它缺乏一種財富積累上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這樣的差別。
第一種情況:
假設在一個地方發現了金礦,來了一個人投資建了一個礦場,雇一百個工人為他淘金,每年獲利1000萬,礦主把其中的50%做為工人工資發下去,每個工人每年收入5萬,他們拿一萬來租房子,剩下的四萬可以結婚,生孩子,成家立業,礦主手裏還有五百萬,可以做投資。因為工人手裏有錢,要安家落戶,所以,房子出現需求。於是礦主用手裏的錢蓋房子,租給工人,或者賣給工人。工人要吃要喝,所以,開飯店,把工人手裏的錢再賺回來。開飯館又要雇別的工人,於是工人的妻子有了就業機會,也有了收入。一個家庭的消費需求就更大了。這樣,幾年之後,在這個地方出現了100個家庭。孩子要讀書,有了教育的需求,於是有人來辦學校,工人要約會,要消費,要做別的東西,於是有了電影院,有了商店,這樣,50年過去以後,當這個地方的礦快被挖光了的時候,這裏已經成了一個10萬人左右的繁榮城市。
而第二種情況是這樣的:
假設同樣發現了金礦,同樣有人來投資開採,同樣雇100工人,同樣每年獲利1000萬,但是礦主把其中10%作為工資發下去,每個工人一年1萬。這些錢只夠他們勉強填飽肚子,沒有錢租房子,沒有錢討老婆,只能住窩棚。礦主一年賺了900萬,但是看一看滿眼都是窮人,在本地再投資什麼都不會有需求。於是,他把錢轉到國外,因為在本地根本就不安全,他蓋幾個豪華別墅,雇幾個工人當保鏢,工人沒有前途,除了拼命工作糊口,根本沒有別的需求。唯一可能有戲的就是想辦法騙一個老婆來,生一個漂亮女兒,或許還可以嫁給礦主做老婆。50年下去以後,這個地方除了豪華別墅,依然沒有別的產業。等到礦挖完了,礦主帶著鉅款走了,工人要麼流亡,要麼男的為盜,女的為娼。
這兩個很簡單的例子,其實就是拉美和美國不同的發展軌跡。也許今天美國人應該說,感謝華盛頓,他為美國締造了最現代最科學的政治體制,感謝亨利.福特,他一手締造了美國的中產階級。而拉美國家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他們的大獨裁者創造了掠奪性的經濟體制,以一種豪強的姿態瘋狂瓜分著社會財富,而使整個經濟虛脫,再也無力發展。
這裏我們有必要再提一下亨利.福特。古今中外所有的商業人物中,亨利.福特對社會經濟的影響無人能出其右。正是他用他的T型車一手締造了最初的中產階級,並將美國社會第一個引入了現代社會(歐洲在這一點上,比美國晚了幾十年)。亨利.福特說我要讓我的工人能買得起我的T型車,於是他給工人發高工資,他還創造了流水線的生產方式,使汽車大幅降低,於是,福特公司一躍成為最大的汽車公司,於是有了錢的工人可以買汽車,可以買房子,可以做其他的消費,於是中產階級誕生了。於是在完成西部擴張,在領土上已經沒有迴旋餘地的美國發現了另外一個金礦,迅速成長的中產階級帶動了巨大的需求,支撐起龐大的國內市場,繼續拉動經濟高速增長。
美國從來都是一個依靠國內需求實現經濟增長的國家,而中國空有12億人口,卻居然內需不足?不得不靠外貿來拉動經濟增長?你說這不是咄咄怪事?你以為你是彈丸之國的日本哪?靠外向型經濟就能膘滿腸肥?12億人口,誰能養活中國?除了你自己。也難怪現在全世界都在指著你,說你對人家傾銷。
說到這兒,該說到我們中國的問題了,為什麼我們會內需不足,為什麼我們會沒有強大的中產階級拉動內需?我們的財富到那兒去了?我們到底還有多大的持續增長能力?
我們改革的一個現實。中國的未來在哪里?我們要走向美國,還是變成下一個拉美?
中國用一種漸進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資本原始積累。這裏邊姑且不說什麼權錢交易,制度漏洞,不勞而獲。沒有一個國家的資本原始積累是乾淨的。但關鍵就在於,在積累完成以後,我們該怎麼做,是繼續任貧富分化發展呢?還是創造我們自己的現代社會,創造紡錘形的社會結構。
我們在做什麼?房改、醫改、企改、教改、股改,我們的改革正在走向哪里?為什麼以瘋狂搜刮普通大眾並不多的社會財富來繼續換取虛高的發展?比較中國和新加坡的十大差距,具體的不說,因為小國畢竟比中國這樣一個泱泱大國要好管理得多。但是,讓我深思良久的還是新加坡的體制中所投出來的平等思想,那種對普羅大眾的關懷。而我們,能看到了哪些實質性的東西?
中國從來就沒有平等。過去沒有,現在沒有,將來有沒有也很難說。我們只有所謂精英和庶民。 當所有的接受過良好教育的青年花一輩子的時間才能買一個安身之所的時候,當一個家庭的一個孩子上學就要掏空家裏的一切積蓄的時候,當你在股市上投了錢就相當於捐款,被那些國企老闆用什麼MBO名正言順的中飽私囊的時候,當一個農民辛苦一年的收入還不如一個大款吃一頓飯的開銷的時候,你指望大家不去省吃儉用,瘋狂存錢?你指望銀行裏裏幾萬億的存款能夠轉化為巨大的需求?你指望消費品市場能夠持續火熱?你指望有點閒錢的人能夠去做更有用的投資而不是作為熱錢去炒房?你指望本來就不多的社會財富能夠更快更合理流動?
我們很窮,因為我們錢本來就不多,卻被裝在了很少的人的腰包裏,我們本來就不富裕,卻在銀行壓一塊,在房子上壓一塊,在股市裏套一塊,我錢看起來不少,但是就是轉不動,都是死錢。於是,少數富人手裏的錢只能去買LV、卡地亞、施華洛世奇,因為除了這個,他們也沒什麼可買的了。有些人還跳出來粉飾太平,說什麼奢侈中國。哪個大國的經濟是靠幾個奢侈品的品牌帶動起來的?再說奢侈品跟你有啥關係啊?你瞎激動什麼啊?你要是中國也有幾個頂極奢侈品的品牌的話,跟著起起哄也還可以。那不過是讓法國、義大利多賺點錢而已。這就是我們的中國。
我們的農民還沒有富裕起來,就已經為孩子的教育問題吐乾淨了血,我們的中產階級還沒有誕生就已經讓股改製造的巨量“大小非”橫遭劫掠,如今我們到哪兒找內需?我們除了出口,讓全世界來養活我們以外,有什麼辦法?所以,全世界都說你傾銷。是啊,12億人,誰養活得了你啊?
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我們的改革走入了這樣的一種境地?教育收費,房價高企,股票圈錢,上帝啊,這是啥決策啊。世界上哪個已經富得流油的國家在當初是這麼迫不及待地從自己的人民手裏撈錢?
我們的精英階層都到哪兒去了?為什麼這種用腳趾頭都能想明白的問題,他們就想不明白? 郎顧之爭已經讓所有的人都對內地的經濟學家失望了。為什麼整個內地的經濟學家會敗在一個叫郎咸平的香港人手裏?只有一個問題——良知,不是大陸經濟學家太笨了,而是他們已經被收買,良知泯滅,除了為主子叫幾聲以外,已經沒有什麼別的作用了。於是我們的資本還有知識界人士就結成了聯盟,制定著進一步瓜分財富的計畫。於是我們的普羅大眾就失去了話語權,就算慘叫幾聲,也不會被人聽見。
變強大,只有變得強大,你才能保護你自己,保護你想保護的人,你才能讓自己的聲音被更多的人所聽到。
既然自己是明白人,那為什麼不讓更多的人知道?我們不要變成下一個拉美,同意的就頂一下,轉貼,讓更多的人覺悟吧!
Sunday, January 18, 2009
有關澳洲08年12月17日新政策的一些疑惑解答(最終篇)
12.17政策出臺也有一個月了,在這期間,有很多人來問風音有關這個新政策的一些細節內容。今天給大家列舉講解下2個比較容易搞混的細節。
如果哪位朋友現在還不清楚12.17新政策的內容,請先看這裡2篇文章。
1. http://fengyin-in-oz.blogspot.com/2008/12/20081217.html
2. http://fengyin-in-oz.blogspot.com/2008/12/081217.html
Q1:親屬擔保在這次12.17政策里有沒有變化?
有變化。
如果是親屬擔保176/886類簽證,很不幸,將會被列入LEVEL 5等級,需要長時間排隊才能移民。
新政策下,移民簽證審核的優先程度如下:(從最優先審理到最後審理排列)
①雇主擔保
②州政府擔保
③CSL(關鍵職業)清單上的提名職業
④MODL(緊缺職業)清單上的提名職業
⑤其他剩餘類型
如果是親屬擔保475/487類簽證,分2種情況:
1. 有親屬擔保,且提名職業在CSL上,則被列入LEVEL 2等級。
2. 有親屬擔保,但提名職業不在CSL上,則被列入LEVEL 3等級。(臨時簽證只有3個LEVEL,也就是說,此種情況又被列入了最後一檔,通過簽證需要排很長時間的隊。)
Q2:新政策下,不同等級的申請者是如何排隊審核的?
移民局是按照優先等級從高到底進行審核。最先開始審核雇主擔保移民的申請人,審理完畢后才開始審理州政府擔保的申請人,審理完畢后才開始審理CSL清單上的人,依此類推。
也就是說,如果你是被列入LEVEL 5等級的話,一定要前面4個LEVEL的人全部審理完畢后才能輪到你,而此時如果移民配額已經用完了話,你不得不延後到第二年的審理中。但最壞的是,第二年開始時還是從LEVEL 1的人開始審理,只有前面4個LEVEL的人全部被審理完畢,而移民配額還有剩餘,你才能被審理,否則就會被繼續往後延長一年。雖然沒說不能移民,但無休止的等待也是很痛苦的,就看你等不等下去了。
===
以上就是風音的解答。至此,有關12.17政策的介紹與解釋全部完畢(一共3篇文章,均收錄在我的部落格里),若以後還有其他有關12.17政策的細節,我將不再單獨開貼介紹。大家直接詢問我就行了。
最後,祝大家新年愉快!萬事順利!
如果哪位朋友現在還不清楚12.17新政策的內容,請先看這裡2篇文章。
1. http://fengyin-in-oz.blogspot.com/2008/12/20081217.html
2. http://fengyin-in-oz.blogspot.com/2008/12/081217.html
Q1:親屬擔保在這次12.17政策里有沒有變化?
有變化。
如果是親屬擔保176/886類簽證,很不幸,將會被列入LEVEL 5等級,需要長時間排隊才能移民。
新政策下,移民簽證審核的優先程度如下:(從最優先審理到最後審理排列)
①雇主擔保
②州政府擔保
③CSL(關鍵職業)清單上的提名職業
④MODL(緊缺職業)清單上的提名職業
⑤其他剩餘類型
如果是親屬擔保475/487類簽證,分2種情況:
1. 有親屬擔保,且提名職業在CSL上,則被列入LEVEL 2等級。
2. 有親屬擔保,但提名職業不在CSL上,則被列入LEVEL 3等級。(臨時簽證只有3個LEVEL,也就是說,此種情況又被列入了最後一檔,通過簽證需要排很長時間的隊。)
Q2:新政策下,不同等級的申請者是如何排隊審核的?
移民局是按照優先等級從高到底進行審核。最先開始審核雇主擔保移民的申請人,審理完畢后才開始審理州政府擔保的申請人,審理完畢后才開始審理CSL清單上的人,依此類推。
也就是說,如果你是被列入LEVEL 5等級的話,一定要前面4個LEVEL的人全部審理完畢后才能輪到你,而此時如果移民配額已經用完了話,你不得不延後到第二年的審理中。但最壞的是,第二年開始時還是從LEVEL 1的人開始審理,只有前面4個LEVEL的人全部被審理完畢,而移民配額還有剩餘,你才能被審理,否則就會被繼續往後延長一年。雖然沒說不能移民,但無休止的等待也是很痛苦的,就看你等不等下去了。
===
以上就是風音的解答。至此,有關12.17政策的介紹與解釋全部完畢(一共3篇文章,均收錄在我的部落格里),若以後還有其他有關12.17政策的細節,我將不再單獨開貼介紹。大家直接詢問我就行了。
最後,祝大家新年愉快!萬事順利!
Saturday, January 17, 2009
【轉帖】全方位為中國移民比較澳洲與加拿大的差別(2009年版)
我想目前中國人上廣泛認為適合移民國家主要有四個:北美的美國和加拿大;大洋洲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其中美國和新西蘭因為各自都有很嚴重的劣勢(前者要求太高,後者經濟不夠發達)目前中國移民大多集中在澳大利亞和加拿大。本人拿了國內大學學士去了加拿大ubc讀碩士,畢業後申請美國的學校未果,經過多方考慮移民去了悉尼,我想我還是有資格比較一下這兩個國家的。
首先介紹一下兩個國家的概況吧,還是能說明一些問題的。澳洲人口2000萬,國土面積770萬平方公里,2004年人均收入21,650 ,世界排名19;加拿大人口2700萬,國土面積997.61萬平方公里,2004年人均收入23,930 ,排名世界18。數字上看加拿大都要略勝一籌,不過差距都很小,基本是一個檔次。(2007年CIA資料,澳洲排世界16,43,798美元;加拿大排18,43,478美元,還是不分上下,但是澳洲已經超過加拿大。資料連接自美國中央情報局年鑒,The World Factbook, provided by the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as of October 2, 2008.)
從經濟上看,兩個國家製造業都不是很發達,重工業基本都沒有,強項都是農業和類似礦石這樣的出口加工業,兩國都是世界上排名前列的農業出口國,澳洲更是世界最大的羊肉出口國(但澳洲人很少吃羊肉)。(補充,上次沒有介紹失業率方面的資料。加拿大2008年12月失業率是6.6%,澳大利亞2008年12月失業率是4.4%。不要小看這 2%的差距,這在經濟領域是非常大的差距,這也是為什麼目前很多加拿大人來澳洲找工作的原因。關於失業率的數位,可以去google搜索。)
評價:加拿大略勝(現在可以改成澳大利亞大勝)
國際政治上看兩國都是英聯邦成員國,加拿大是七國集團的成員,雖然排最後,不過也很值得驕傲。但是在各自區域上來看,加拿大只能唯美國馬首是瞻,澳洲在自己的區域則是無可爭議的老大,
評價:打成平手
氣候上澳洲在南半球,加拿大在北半球,差異很大,至於哪里更好,自然是各有所好,就我個人感覺,澳洲比加拿大最好的一點就是氣候了。我在溫哥華呆了一年半,那裏的氣候基本上和中國東北差不多(我本科是在哈爾濱念的),夏天要比哈爾邦濱涼快,冬天戶外要冷一點,但是只要待在室內,你是不會感到冷的,但還是不適合大多數中國人生存。澳洲就不用多說了,冬天有幾天會冷,夏天有幾天會熱,剩下的330的多天簡直就像是度假。
評價:澳洲大勝
教育上不太好比較,我本來以為加拿大畢竟是在北美,應該要好一些(當初就是沖著北美去的),不過有兩個資料可以參考,一個是泰晤士報的世界大學排名,澳洲有7個大學排名前五十,加拿大只有3個。另外一個是香港人心中留學的選擇地,第一就是澳洲,超過10%的香港人都選擇去澳洲留學,英國排名第二,加拿大落後美國排第四。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很難說,不過個人感覺可能是因為澳洲學校的海外學生數量要強于加拿大,所以造成在國際聲望好一些,另外加拿大不少優秀的學者都被美國吸引走了,畢竟加拿大和美國稅收上差距太大了,當然,加拿大本土的好學生也基本都被美國吸引走了,很多美國不怎麼樣的都來加拿大讀書。不過加拿大的學費要比美國英國和澳洲便宜不少,我在ubc時候學費只有3600(當然,ubc也確實比別的學校便宜,多倫多就要貴好多(忘了說,當時我在ubc有半獎)),表妹在澳洲讀master一年要20000(補充一下,兩國的貨幣匯率基本上等值(目前加元貴10%左右))生活費差不多,租房一般都在450-600塊。(生活費和房租,目前澳洲要比加拿大高50%,因為澳洲經濟紅火,加拿大經濟低迷。)
評價:澳洲略勝(主要是因為那個排名)
自然資源可能是澳洲和加拿大在世界上範圍最強的了,2000年聯合國千年領袖會議上公佈了一份各國人均自然資源排名,澳洲第一,加拿大第二。具體哪些資源不太清楚,澳洲似乎礦石很豐富,加拿大好像也是油礦什麼的很多。(這幾年拜中國印度所賜,澳洲礦業發展飛速,礦石價格屢創新高前一陣子必和必拓要收購力拓,據說金額會超過微軟,成為世界最大的上市公司)
評價:澳洲勝
自然環境還是澳洲因為氣候的緣故要好,悉尼人都說自己好像成天在花園度假一樣,另外,澳洲的城市人口好像要比加拿大多一些,溫哥華只有55萬人,悉尼差不多350萬,但是澳洲城市外居民很少,不知道為什麼。自然風光是澳洲最吸引我的了,沒去過大堡礁簡直這輩子就白活了。澳洲是世界上著名的旅遊度假勝地,加拿大就要差很多了。
評價:澳洲勝
移民政策上,我不太好說,因為都是找別人幫忙辦的,不過應該相差不多,加拿大更容易,因為很多人可以不考雅思,澳洲雅思5分或者6分是必需的(其實技術移民英文都不差)很多移民到加拿大的是不具備移民澳洲的資格的。移民來源應該都差不多,大多是亞洲和英聯邦的南非這些地方,不過感覺加拿大每年要流失到美國一些高素質人才,另外加拿大的黑人明顯要比澳洲多,澳洲的移民中還有很大一部分是英國和歐洲國家的,加拿大的歐洲移民就很少。
評價:打平,加拿大移民政策寬鬆,澳洲移民素質略高
福利方面不用多說了,這是中國人移民最大的原因之一,兩國基本都很優越,當然,是建立在你交好多稅的基礎上,似乎唯一比較重大的差別是退休金的發放上,澳州是18歲以後在澳洲住滿10年就可以領全額退休金,加拿大要苛刻一些,必須住滿40年,少住一年就減去四十分之一。
評價:平手
同中國關係上,澳洲因為和亞洲地理位置的接近受益很大,今年以來澳洲政府正在和中國商談自由貿易協定(西方國家中第一個)一旦成功,則很可能最終形成中國+日本+韓國+澳洲的共同大市場,加拿大和中國經濟上往來很少,基本都是進口中國商品和出口農產品,貿易額相比澳洲可以忽略,兩國關係也很平穩,沒有太好也不很疏遠。
評價:澳洲全方位勝
以下是補充:
物價方面大概是澳洲最大的劣勢了,經過我個人的比較,現在澳洲市場上商品價格普遍大概是加拿大的兩倍左右甚至更高,很誇張。舉幾個例子,385ML的COCO COLA飲料24個,一般就是5.99加元,便宜的時候4.68就可以買香蕉:最便宜,0.56/公斤白菜: 0.89/公斤澳洲呢:24*385ML, 14.56AUD香蕉: 1.99以上白菜2.45以上把再說三文魚,加拿大的冰凍的就4元/公斤,澳洲要20/公斤龍蝦: 12/公斤,澳洲要20以上把.
評價:加拿大狂勝,澳洲物價太貴了
另外一個需要考慮的就是房價了,這對新移民來說至關重要。這個因為兩國都有很多城市,比較難比較。但我就拿兩國最大的城市悉尼和多倫多比較吧。雖然找不到具體數字,不過以我對兩個城市的瞭解,保守估計,悉尼的房價至少在多倫多的兩倍以上,自從奧運會之後悉尼房價就達到了一個很高的高度,目前看來悉尼的平均房價甚至已經超過紐約和倫敦,很誇張吧,但這是事實,澳洲蓬勃的經濟使得全球投資者都去悉尼投資。甚至澳洲邊遠的城市如佩斯,平均房價大約50萬澳元,相當於43萬加元,可以在加拿大買個很好的房子了。
評價:加拿大大勝
綜上各種原因,我還是選擇了澳洲而不是加拿大,希望國內有移民意向的首先明白,加拿大雖然離美國近,不過想取道加拿大去美國還是很難的(廢話,能去美國誰去加拿大)現在因為加拿大經濟不景氣,加拿大人都想各種辦法移居美國,很多加拿大人在大學甚至高中時代就去美國讀書換取身份,當然也有很多人保留加拿大國籍在美國工作,知名度很高的就有剛剛去世的那個著名的電視新聞主持人(名字忘了),像墨西哥一樣,加拿大正在被美國邊緣化的越來越差。另外,澳洲的華人感覺要比加拿大少一點,在加拿大不會說英語照樣獲得自由自在。(澳洲華人比加拿大少很多,因為加拿大吸收的主要都是中國人印度人和亞洲人;澳洲的歐洲移民很多,甚至比亞洲還多)
附錄:
加拿大政府自己的一份調查結果顯示,澳大利亞是世界範圍移民第一選擇,加拿大排名第二。全球移民調查澳洲列第一加拿大第二。
最近,有關部門就一個國家的旅遊、投資、政府管理、國民印象等看法,對10個國家,10,000多人次展開了一項民意調查。結果表明,加拿大在全球民意測驗中,名列第二,僅次於澳大利亞。
在評選最適於生活、工作、投資的國家、對當地居民印象方面,加拿大打敗了英國,名列第二;就業方面,加國排名第三;同時,多數人都認為加拿大是最適於發展經濟的國家。最適合移民的國家,加拿大被列為第三;最適合旅遊的國家,加拿大排第二。
提到政府管理,加國僅次於瑞士,屈居第二,相信馬田總理看到這一結果定會非常滿意。負責此項國際民意調查的公司總裁Simon Anholt說:“加拿大是一個安定、自由、民主的國家,其醫療保健體系是很多國家無可比擬的。這幾點已使加拿大在北半球形成一種強有力的品牌效應,多數人都認為加拿大是一個安全可靠、適於經濟投資的國家。這充分肯定了加拿大的經濟發展前景。”
當然,加拿大也不是盡善盡美,在產品出口方面,排名11,文化遺產竟然排在第20位。
所有專案綜合排名中,澳大利亞名列前矛,人們普遍認為澳大利亞更為民主自由,國家更為穩定,能夠提供最好最全面的生活方式。此次民意調查,排名前11名的有: 1.澳大利亞 2.加拿大 3.瑞士 4.英國 5.瑞典 6.義大利 7.德國 8.荷蘭 9.法國 10.新西蘭 11.美國
加拿大各方面排名:投資、移民(2); 經濟開發(3); 旅遊(3); 國民印象(2); 就業(3); 文化遺產(20); 通俗文化(14); 政府管理(2); 出口/產品/知名品牌(11)。
首先介紹一下兩個國家的概況吧,還是能說明一些問題的。澳洲人口2000萬,國土面積770萬平方公里,2004年人均收入21,650 ,世界排名19;加拿大人口2700萬,國土面積997.61萬平方公里,2004年人均收入23,930 ,排名世界18。數字上看加拿大都要略勝一籌,不過差距都很小,基本是一個檔次。(2007年CIA資料,澳洲排世界16,43,798美元;加拿大排18,43,478美元,還是不分上下,但是澳洲已經超過加拿大。資料連接自美國中央情報局年鑒,The World Factbook, provided by the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as of October 2, 2008.)
從經濟上看,兩個國家製造業都不是很發達,重工業基本都沒有,強項都是農業和類似礦石這樣的出口加工業,兩國都是世界上排名前列的農業出口國,澳洲更是世界最大的羊肉出口國(但澳洲人很少吃羊肉)。(補充,上次沒有介紹失業率方面的資料。加拿大2008年12月失業率是6.6%,澳大利亞2008年12月失業率是4.4%。不要小看這 2%的差距,這在經濟領域是非常大的差距,這也是為什麼目前很多加拿大人來澳洲找工作的原因。關於失業率的數位,可以去google搜索。)
評價:加拿大略勝(現在可以改成澳大利亞大勝)
國際政治上看兩國都是英聯邦成員國,加拿大是七國集團的成員,雖然排最後,不過也很值得驕傲。但是在各自區域上來看,加拿大只能唯美國馬首是瞻,澳洲在自己的區域則是無可爭議的老大,
評價:打成平手
氣候上澳洲在南半球,加拿大在北半球,差異很大,至於哪里更好,自然是各有所好,就我個人感覺,澳洲比加拿大最好的一點就是氣候了。我在溫哥華呆了一年半,那裏的氣候基本上和中國東北差不多(我本科是在哈爾濱念的),夏天要比哈爾邦濱涼快,冬天戶外要冷一點,但是只要待在室內,你是不會感到冷的,但還是不適合大多數中國人生存。澳洲就不用多說了,冬天有幾天會冷,夏天有幾天會熱,剩下的330的多天簡直就像是度假。
評價:澳洲大勝
教育上不太好比較,我本來以為加拿大畢竟是在北美,應該要好一些(當初就是沖著北美去的),不過有兩個資料可以參考,一個是泰晤士報的世界大學排名,澳洲有7個大學排名前五十,加拿大只有3個。另外一個是香港人心中留學的選擇地,第一就是澳洲,超過10%的香港人都選擇去澳洲留學,英國排名第二,加拿大落後美國排第四。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很難說,不過個人感覺可能是因為澳洲學校的海外學生數量要強于加拿大,所以造成在國際聲望好一些,另外加拿大不少優秀的學者都被美國吸引走了,畢竟加拿大和美國稅收上差距太大了,當然,加拿大本土的好學生也基本都被美國吸引走了,很多美國不怎麼樣的都來加拿大讀書。不過加拿大的學費要比美國英國和澳洲便宜不少,我在ubc時候學費只有3600(當然,ubc也確實比別的學校便宜,多倫多就要貴好多(忘了說,當時我在ubc有半獎)),表妹在澳洲讀master一年要20000(補充一下,兩國的貨幣匯率基本上等值(目前加元貴10%左右))生活費差不多,租房一般都在450-600塊。(生活費和房租,目前澳洲要比加拿大高50%,因為澳洲經濟紅火,加拿大經濟低迷。)
評價:澳洲略勝(主要是因為那個排名)
自然資源可能是澳洲和加拿大在世界上範圍最強的了,2000年聯合國千年領袖會議上公佈了一份各國人均自然資源排名,澳洲第一,加拿大第二。具體哪些資源不太清楚,澳洲似乎礦石很豐富,加拿大好像也是油礦什麼的很多。(這幾年拜中國印度所賜,澳洲礦業發展飛速,礦石價格屢創新高前一陣子必和必拓要收購力拓,據說金額會超過微軟,成為世界最大的上市公司)
評價:澳洲勝
自然環境還是澳洲因為氣候的緣故要好,悉尼人都說自己好像成天在花園度假一樣,另外,澳洲的城市人口好像要比加拿大多一些,溫哥華只有55萬人,悉尼差不多350萬,但是澳洲城市外居民很少,不知道為什麼。自然風光是澳洲最吸引我的了,沒去過大堡礁簡直這輩子就白活了。澳洲是世界上著名的旅遊度假勝地,加拿大就要差很多了。
評價:澳洲勝
移民政策上,我不太好說,因為都是找別人幫忙辦的,不過應該相差不多,加拿大更容易,因為很多人可以不考雅思,澳洲雅思5分或者6分是必需的(其實技術移民英文都不差)很多移民到加拿大的是不具備移民澳洲的資格的。移民來源應該都差不多,大多是亞洲和英聯邦的南非這些地方,不過感覺加拿大每年要流失到美國一些高素質人才,另外加拿大的黑人明顯要比澳洲多,澳洲的移民中還有很大一部分是英國和歐洲國家的,加拿大的歐洲移民就很少。
評價:打平,加拿大移民政策寬鬆,澳洲移民素質略高
福利方面不用多說了,這是中國人移民最大的原因之一,兩國基本都很優越,當然,是建立在你交好多稅的基礎上,似乎唯一比較重大的差別是退休金的發放上,澳州是18歲以後在澳洲住滿10年就可以領全額退休金,加拿大要苛刻一些,必須住滿40年,少住一年就減去四十分之一。
評價:平手
同中國關係上,澳洲因為和亞洲地理位置的接近受益很大,今年以來澳洲政府正在和中國商談自由貿易協定(西方國家中第一個)一旦成功,則很可能最終形成中國+日本+韓國+澳洲的共同大市場,加拿大和中國經濟上往來很少,基本都是進口中國商品和出口農產品,貿易額相比澳洲可以忽略,兩國關係也很平穩,沒有太好也不很疏遠。
評價:澳洲全方位勝
以下是補充:
物價方面大概是澳洲最大的劣勢了,經過我個人的比較,現在澳洲市場上商品價格普遍大概是加拿大的兩倍左右甚至更高,很誇張。舉幾個例子,385ML的COCO COLA飲料24個,一般就是5.99加元,便宜的時候4.68就可以買香蕉:最便宜,0.56/公斤白菜: 0.89/公斤澳洲呢:24*385ML, 14.56AUD香蕉: 1.99以上白菜2.45以上把再說三文魚,加拿大的冰凍的就4元/公斤,澳洲要20/公斤龍蝦: 12/公斤,澳洲要20以上把.
評價:加拿大狂勝,澳洲物價太貴了
另外一個需要考慮的就是房價了,這對新移民來說至關重要。這個因為兩國都有很多城市,比較難比較。但我就拿兩國最大的城市悉尼和多倫多比較吧。雖然找不到具體數字,不過以我對兩個城市的瞭解,保守估計,悉尼的房價至少在多倫多的兩倍以上,自從奧運會之後悉尼房價就達到了一個很高的高度,目前看來悉尼的平均房價甚至已經超過紐約和倫敦,很誇張吧,但這是事實,澳洲蓬勃的經濟使得全球投資者都去悉尼投資。甚至澳洲邊遠的城市如佩斯,平均房價大約50萬澳元,相當於43萬加元,可以在加拿大買個很好的房子了。
評價:加拿大大勝
綜上各種原因,我還是選擇了澳洲而不是加拿大,希望國內有移民意向的首先明白,加拿大雖然離美國近,不過想取道加拿大去美國還是很難的(廢話,能去美國誰去加拿大)現在因為加拿大經濟不景氣,加拿大人都想各種辦法移居美國,很多加拿大人在大學甚至高中時代就去美國讀書換取身份,當然也有很多人保留加拿大國籍在美國工作,知名度很高的就有剛剛去世的那個著名的電視新聞主持人(名字忘了),像墨西哥一樣,加拿大正在被美國邊緣化的越來越差。另外,澳洲的華人感覺要比加拿大少一點,在加拿大不會說英語照樣獲得自由自在。(澳洲華人比加拿大少很多,因為加拿大吸收的主要都是中國人印度人和亞洲人;澳洲的歐洲移民很多,甚至比亞洲還多)
附錄:
加拿大政府自己的一份調查結果顯示,澳大利亞是世界範圍移民第一選擇,加拿大排名第二。全球移民調查澳洲列第一加拿大第二。
最近,有關部門就一個國家的旅遊、投資、政府管理、國民印象等看法,對10個國家,10,000多人次展開了一項民意調查。結果表明,加拿大在全球民意測驗中,名列第二,僅次於澳大利亞。
在評選最適於生活、工作、投資的國家、對當地居民印象方面,加拿大打敗了英國,名列第二;就業方面,加國排名第三;同時,多數人都認為加拿大是最適於發展經濟的國家。最適合移民的國家,加拿大被列為第三;最適合旅遊的國家,加拿大排第二。
提到政府管理,加國僅次於瑞士,屈居第二,相信馬田總理看到這一結果定會非常滿意。負責此項國際民意調查的公司總裁Simon Anholt說:“加拿大是一個安定、自由、民主的國家,其醫療保健體系是很多國家無可比擬的。這幾點已使加拿大在北半球形成一種強有力的品牌效應,多數人都認為加拿大是一個安全可靠、適於經濟投資的國家。這充分肯定了加拿大的經濟發展前景。”
當然,加拿大也不是盡善盡美,在產品出口方面,排名11,文化遺產竟然排在第20位。
所有專案綜合排名中,澳大利亞名列前矛,人們普遍認為澳大利亞更為民主自由,國家更為穩定,能夠提供最好最全面的生活方式。此次民意調查,排名前11名的有: 1.澳大利亞 2.加拿大 3.瑞士 4.英國 5.瑞典 6.義大利 7.德國 8.荷蘭 9.法國 10.新西蘭 11.美國
加拿大各方面排名:投資、移民(2); 經濟開發(3); 旅遊(3); 國民印象(2); 就業(3); 文化遺產(20); 通俗文化(14); 政府管理(2); 出口/產品/知名品牌(11)。
Wednesday, January 14, 2009
多重利空傳來!維州州政府擔保變得更加BT!
繼西澳,南澳州政府擔保變動之後,維州也加入到這個陣營當中。在最近的維州州政府擔保變化后,風音可以清晰的看到,維州州政府擔保其實已經基本向留學生關閉了。
英文原文地址:http://www.liveinvictoria.vic.gov.au/ViewPage.action?siteNodeId=1055&languageId=1&contentId=-1
886州政府擔保部分,擔保的職業清單僅僅剩下8個,而且全部集中在科學專業領域,像傳統的會計,IT,西廚,西點,美髮之類的統統沒有了。不僅如此,在這有限的8個職業中,還必須要有JOB OFFER才能獲得886提名,這幾乎對留學生來說沒有希望。至此,維州886的州政府擔保基本上對留學生說NO了。
487州政府擔保部分,雖然擔保職業還比較多,傳統的商科和IT還有,但西廚,西點,美髮也已經沒有了。可見,西廚,西點,美髮已經飽和這種說法是有道理的。雖然487州政府擔保的職業比較多,但維州政府同時規定,必須要有在SOL清單上的JOB OFFER或者有和提名職業相關的工作經驗才能獲得擔保。這點對大部分同學來說很難,但也不是沒有希望。至少SOL清單(就是1121i表)很大,在這個清單裡面找到一個職業,并拿到JOB OFFER,同要和自己提名職業相關的工作經驗相比較,前者顯然要更容易些。
總結:由於經濟不景氣,以及申請技術移民的人太多,導致現在澳洲移民變得越發的困難,連以前少人問津的州政府擔保也變得更加BT。不少人整天都在抱怨自己爲什麽沒有趕上移民的好時候,但風音想說的是,這個世界,技術移民永遠是在鉆移民漏洞的,給你鉆到了漏洞你就占便宜了,即使沒鉆到也沒什麽好抱怨的,但唯一不變的是,有能力就能留下來,不管在哪裡這條都適用。提高自身實力和英語能力才是最關鍵的。還是那句話,淡定!
英文原文地址:http://www.liveinvictoria.vic.gov.au/ViewPage.action?siteNodeId=1055&languageId=1&contentId=-1
886州政府擔保部分,擔保的職業清單僅僅剩下8個,而且全部集中在科學專業領域,像傳統的會計,IT,西廚,西點,美髮之類的統統沒有了。不僅如此,在這有限的8個職業中,還必須要有JOB OFFER才能獲得886提名,這幾乎對留學生來說沒有希望。至此,維州886的州政府擔保基本上對留學生說NO了。
487州政府擔保部分,雖然擔保職業還比較多,傳統的商科和IT還有,但西廚,西點,美髮也已經沒有了。可見,西廚,西點,美髮已經飽和這種說法是有道理的。雖然487州政府擔保的職業比較多,但維州政府同時規定,必須要有在SOL清單上的JOB OFFER或者有和提名職業相關的工作經驗才能獲得擔保。這點對大部分同學來說很難,但也不是沒有希望。至少SOL清單(就是1121i表)很大,在這個清單裡面找到一個職業,并拿到JOB OFFER,同要和自己提名職業相關的工作經驗相比較,前者顯然要更容易些。
總結:由於經濟不景氣,以及申請技術移民的人太多,導致現在澳洲移民變得越發的困難,連以前少人問津的州政府擔保也變得更加BT。不少人整天都在抱怨自己爲什麽沒有趕上移民的好時候,但風音想說的是,這個世界,技術移民永遠是在鉆移民漏洞的,給你鉆到了漏洞你就占便宜了,即使沒鉆到也沒什麽好抱怨的,但唯一不變的是,有能力就能留下來,不管在哪裡這條都適用。提高自身實力和英語能力才是最關鍵的。還是那句話,淡定!
Sunday, January 4, 2009
2009年1月1日起南澳州政府擔保將采用新政策,門檻更高
2009年1月1日起,南澳州政府擔保(包括176類;886類;475類;487類)將實行新政策,門檻更高。對廣大留學生來說更加的困難。
風音現在給大家具體講講南澳州政府擔保的要求。官方原文地址:http://migration.sa.gov.au/centric/migrate_from_overseas/visa_options/gen_skill3/criteria_for_state_spons.jsp
1. 年齡
沒什麽好多說的,要45周歲以下,留學生幾乎人人滿足。
2. 提名職業
只有申請人的提名職業在南澳政府擔保清單上才能獲得擔保。(例外:12.17新政策規定每個州政府擁有500個活動名額的權利,即提名職業不在清單上也能獲得擔保。但因為剛剛推出,沒人做過,所以如何操作,以及效果如何不得而知。我們暫且認定提名職業必須在清單上才能獲得擔保。)
176類/886類的擔保清單下載地址:http://migration.sa.gov.au/public/download.jsp?id=2884
475類/487類的擔保清單下載地址:http://migration.sa.gov.au/public/download.jsp?id=2885
3. 英語要求
必須提供有效的雅思成績(有效期2年),然後按照提名職業類別或者簽證擔保類型對英語有不同的要求。
①專業類職業(Non-trades):至少4個6。
②技工類職業(Trades):至少4個5。
③對於申請臨時擔保(475類,487類)的申請者而言,還可以采用讓步英語(當然采用讓步英語需繳納2000多刀的英語培訓費)。即雅思總分至少5.5,其中口語和寫作至少4.5,聽力和閱讀至少5。
4. 工作經驗
從09年1月1日開始,任何申請者,要想申請南澳的州政府擔保,必須要有工作經驗,少數專業可以通過2年學習政策豁免,但大部分人學的會計,IT之類的不能豁免。也就是說,沒有工作經驗的留學生是不能申請南澳州政府擔保的,南澳州政府對大多數留學生,把這個門給關上了。
①475類/487類申請者:在最近的2年裡面至少有1年的任何技術類工作經驗。
②176類/886類申請者:在最近的2年裡面至少有1年與提名職業相關的工作經驗;或者在最近的2年裡面至少有1年的任何技術類工作經驗,同時在最近的4年裡面至少有1年與提名職業相關的工作經驗。
③以下提名職業可以通過2年學習政策豁免工作經驗,從而直接獲得南澳州政府擔保。它們是:
• Dentist
• General Practitioner
• Registered Nurse
• Engineer (Mining)
5. 經濟條件
申請者必須提供財力證明,證明他們能用自己的財產在當地生活。
• 主申請人:全部資金要求25000澳元;現金或者存款至少要10000澳元。
•主申請人+1名家庭成員:全部資金要求30000澳元;現金或者存款至少要10000澳元。
•主申請人+2名家庭成員:全部資金要求35000澳元;現金或者存款至少要10000澳元。
•主申請人+3名家庭成員:全部資金要求40000澳元;現金或者存款至少要10000澳元。
6. 留在當地生活2年承諾書
申請者必須簽署這份承諾,承諾自己在獲得擔保后在南澳地區生活至少2年。
總結:這次南澳州政府擔保一推出,意味著留學生要想通過南澳州政府擔保獲得PR基本是不可能了,唯有轉移目光,去其他州做政府擔保,但從之前的西澳州政府擔保發生變化,到如今南澳州政府擔保變得更加苛刻,表明申請人越來越多,自然擔保難度也水漲船高。
風音現在給大家具體講講南澳州政府擔保的要求。官方原文地址:http://migration.sa.gov.au/centric/migrate_from_overseas/visa_options/gen_skill3/criteria_for_state_spons.jsp
1. 年齡
沒什麽好多說的,要45周歲以下,留學生幾乎人人滿足。
2. 提名職業
只有申請人的提名職業在南澳政府擔保清單上才能獲得擔保。(例外:12.17新政策規定每個州政府擁有500個活動名額的權利,即提名職業不在清單上也能獲得擔保。但因為剛剛推出,沒人做過,所以如何操作,以及效果如何不得而知。我們暫且認定提名職業必須在清單上才能獲得擔保。)
176類/886類的擔保清單下載地址:http://migration.sa.gov.au/public/download.jsp?id=2884
475類/487類的擔保清單下載地址:http://migration.sa.gov.au/public/download.jsp?id=2885
3. 英語要求
必須提供有效的雅思成績(有效期2年),然後按照提名職業類別或者簽證擔保類型對英語有不同的要求。
①專業類職業(Non-trades):至少4個6。
②技工類職業(Trades):至少4個5。
③對於申請臨時擔保(475類,487類)的申請者而言,還可以采用讓步英語(當然采用讓步英語需繳納2000多刀的英語培訓費)。即雅思總分至少5.5,其中口語和寫作至少4.5,聽力和閱讀至少5。
4. 工作經驗
從09年1月1日開始,任何申請者,要想申請南澳的州政府擔保,必須要有工作經驗,少數專業可以通過2年學習政策豁免,但大部分人學的會計,IT之類的不能豁免。也就是說,沒有工作經驗的留學生是不能申請南澳州政府擔保的,南澳州政府對大多數留學生,把這個門給關上了。
①475類/487類申請者:在最近的2年裡面至少有1年的任何技術類工作經驗。
②176類/886類申請者:在最近的2年裡面至少有1年與提名職業相關的工作經驗;或者在最近的2年裡面至少有1年的任何技術類工作經驗,同時在最近的4年裡面至少有1年與提名職業相關的工作經驗。
③以下提名職業可以通過2年學習政策豁免工作經驗,從而直接獲得南澳州政府擔保。它們是:
• Dentist
• General Practitioner
• Registered Nurse
• Engineer (Mining)
5. 經濟條件
申請者必須提供財力證明,證明他們能用自己的財產在當地生活。
• 主申請人:全部資金要求25000澳元;現金或者存款至少要10000澳元。
•主申請人+1名家庭成員:全部資金要求30000澳元;現金或者存款至少要10000澳元。
•主申請人+2名家庭成員:全部資金要求35000澳元;現金或者存款至少要10000澳元。
•主申請人+3名家庭成員:全部資金要求40000澳元;現金或者存款至少要10000澳元。
6. 留在當地生活2年承諾書
申請者必須簽署這份承諾,承諾自己在獲得擔保后在南澳地區生活至少2年。
總結:這次南澳州政府擔保一推出,意味著留學生要想通過南澳州政府擔保獲得PR基本是不可能了,唯有轉移目光,去其他州做政府擔保,但從之前的西澳州政府擔保發生變化,到如今南澳州政府擔保變得更加苛刻,表明申請人越來越多,自然擔保難度也水漲船高。